省高校网络理政平台 2023级新生录取查询 继续教育报名入口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题网 网上办事大厅 川影实验中学
网站首页   •  机构设置   •  教学单位   •  播音主持学院   •  院系视频

“小影为您读四川”系列一:走进建川博物馆之“川军英魂”

2021-12-13  点击:[]



作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主持学院校企合作单位,建川博物馆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于2005年,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——大邑县安仁镇,拥有藏品一千余万件,其中国家珍贵文物4000余件。博物馆以“为了和平,收藏战争;为了未来,收藏教训;为了安宁,收藏灾难;为了传承,收藏民俗”为主题,建设抗战、民俗、红色年代、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,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、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,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。成为了传播先进文化、弘扬抗战精神、抗震救灾精神、红军长征精神、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。

为讲好四川故事,传递青年之声,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主持学院党总支特推出“小影为您读四川”系列—:走进建川博物馆。


★ 第四期:弘扬抗战精神 铭记川军英魂★


青年读


七个展馆,四个广场,两百多个抗战烈士铜像,七千四百四十枚抗战老兵的手印……建川博物馆秉承“收藏民族记忆,让历史说话”的初心建立了抗战系列展馆。用数十万件抗战时期的文物向每一位参观者“讲述”着抗战故事。在抗日战争时期,四川虽然居于抗战后方,但仍然举全川之力运送巨大的人力资源赶往前线浴血奋战。30万川军出川抗战、300万壮丁奔赴前线的历史史实,在八年的抗战历史上是鲜明的一笔。今天,我们将走进博物馆,走进历史,聆听先烈们的抗战故事。

在博物馆中,最让人震撼的藏品当属“死字旗”。是四川安县的王者成在送儿子王建堂从军时所赠。旗帜白底黑字,正中间是一个大大的"死"字,表示出征儿郎们为了歼灭日军抱着的必死之心。在"死"字的右边写着一行:"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;只愿你在民族上尽忠。" 一面死字旗,体现出的是大好青年们为家国情怀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心。



像王建堂这样的爱国青年在当时的川军队伍中人人皆是,博物馆的另一件藏品拳拳壮丁瓷帽徽,就是由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,用收藏的两千余枚四川抗日壮丁瓷帽徽所制成的浮雕。浮雕组成的模样是一位目光坚毅的抗战战士,眉目之间体现的是抗战必胜的决心。樊建川介绍,抗战时期,人们会用陶瓷做成帽徽,配发给四川出川支援抗战的壮丁。抗战爆发后,30万川军成建制地出川抗战,奔赴第一线;之后八年一共在四川征兵近300万。这批陶瓷帽徽在抗战胜利后,被装在一个大坛子里埋藏起来,才躲过了后来的历史劫难,近年被人发掘才重见天日。帽徽代表了三十万的川军战士,浮雕代表的更是当时所有抗战战士们为国为民之心。



在博物馆中,纪念战士们的群像藏品还有许多,例如烙印在墙上的川军将士群像。群像上方有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诗句“男儿欲报国恩重,沙场捐躯是正道”。



还有鲜红的抗战老兵手印广场,广场陈列了七千四百四十枚抗战老兵的手印。每个手印的主人都是抗战老兵。他们中,年龄最大的99岁,最小的也有79岁了;有的已经去世,有的至今还健在。鲜红的颜色象征了他们不畏牺牲的爱国精神。记录下的不仅是手印,更是一位位无名英雄。



在博物馆的最深处,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壮士群雕广场,广场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主题,纯手工制造了200多名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英雄群像。石碑上的中国壮士,用行动践行了国歌中的“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”。

英雄虽逝,精神永存。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,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,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,视死如归、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,不畏强暴、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,百折不挠、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。”学习抗战故事,弘扬抗战精神。如今,我们记录历史,是为了记住英雄。时间不止,又是一年,中国号巨轮正在驶向新的远方,中国有能力也有实力去回望历史,中国人有责任也有勇气去开创未来。


青年说


本期朗读: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秦宸

通过这次朗读,我如同进入了博物馆一般,这让我感受到,建川博物馆是一个值得去和应该去的地方。在这里,我们可以回顾和重温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,认真的思考这个民族的过去和未来:只有强大才能赢得尊重,才能换取和平!抗日先烈永垂不朽,中华民族奋斗不息!


本期编稿: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陈籽言

讲述抗战故事、弘扬抗战精神、感受家国情怀,是本文的创作主旨。编稿过程中,我了解到在建川博物馆中收藏了数十万件抗战文物,每一件文物背后,都是一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抗战故事,战士们的抗战决心让我们为之感动。希望文章中对抗战文物的介绍,能够展现三十万川军抗战儿女的爱国热血,让我们更好的铭记历史,传承抗战精神。

上一条:“小影为您读四川”系列一:走进建川博物馆之“博物馆的现在与未来”
下一条:“小影为您读四川”系列一:走进建川博物馆之“抗战家书”